1920年末,“深度报道”在美国以解释性报道的身份出露头角,而后这样的新闻报道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逐渐被世界新闻领域认可的,从内容、风格来说, 深度囊括了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而这些不同的报道样式,现如今已经成为新闻报道领域里最为常见的报道形式了。
深度报道的概念真正的诞生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新闻学大词典》是这样定义深度报道的:“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此外还有关于深度报道的不同理解。“深度报道”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或有争议的舆论问题的一种报道方式。“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全面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形式解释、分析,并以此来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的一种报道方法,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査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实录性报道、连续性报道和传记性报道。”学界有诸多关于深度新闻报道的研究和对它的定义与解释,遍观资料,也大致将深度报道的基本理念和特质表达出来。
总地来说,深度新闻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的内部原因,说明事实的宏观背景,直击事件本质,从新闻事件的始末以线性时间抑或旁支细节的成因来剖析,聚焦事件是怎样(What)及怎样导致事件发生的(How)这两个新闻元素,深度新闻报道包括但不限于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实录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传记性报道和连续性的报道等。微博深度新闻报道,则是在微博上发布、传播的深度新闻报道,是以微博为传播平台,对某一新闻周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再造之后产生的信息集合。“从信息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接近于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的新闻生产模型,它所呈现的价值理性,实际是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客观性的终极追求。”在碎片化信息充斥的网络时代,在拥有月活跃用户4.62亿的国民资讯传播平台微博上,深度新闻报道更是受众最需要的“知识性服务”,是网络时代知识资本的积累。
深度报道着重以开阔的视野去深挖新闻背后的意义,紧密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最为真实地复述新闻事件。哥伦比亚新闻研究院对于度新闻报道的研究就提出过“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新闻事实,第二层是新闻本质,第三层是基于事实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这三层的概念精准表达了深度新闻在聚焦“新闻事实”、“新闻实质”、“新闻影响”等几大方面的重要性,整个新闻体系的支撑离不开这样有力度的新闻产品。